東澳~年輕服役時曾短暫駐點一個星期,
在那個時期不知道什麼叫做遊客,
不過~隨著雪隧的開通也漸漸的為這個 寧靜的海灣,
帶來些許的的人潮。
| 
從蘇花公路鳥瞰美麗的東澳灣。 | 
| 烏石鼻海灣。 | 
| 
好似一位嬌羞的少女--東澳灣。 | 
| 
東岳村位居東澳溪入海處, 
三面為東澳嶺、西帽山、太白山所包圍, 
因盛產Iyo(金線蓮)又稱伊柚。 
境內有基比亞罕(Tepijaxen)社人及哥各朱(Gogotsu)社人, 
皆屬馬巴阿拉系統。 
相傳清末, 
基比亞罕社頭目哈泳卡里友(Xayun-Kaletsi)發現大澳溪下游的曠野, 
遂率社人往山下移居, 
後又因瘧疾遷居二次, 
1913年,因受日艦的侵擾, 
又遷至東岳現址另建一社, 
日人稱為「下東澳」。  
哥各朱社原址在利有亨舊社南方, 
後因耕地不足,於 
由頭目哈泳巴達(Xayun-Pata)率領下山, 
位於現北迴鐵路永春隧道南口處, 
日人稱為「上東澳」,至1942年, 
始併入東澳, 
後又改稱為東岳。 | 
| 東岳部落遊客中心 | 
| 
芸:要拍漂亮一點喔 ! | 
| 
Domo你又來了! | 
| 
在東澳社區濱海公園中, 
隨處窩, 
隨處拍, 
真的很愜意。 | 
| 
一處很安靜的海灣, 
一杯咖啡亦或一杯茶, 
也可消磨大半午後時光。 | 
| 
孩子已迫不及待想踏浪去了。 | 
| 這樣的時光最幸福! | 
| 歷經基測洗禮, 終能走到大自然開心的笑了! | 
| 打不到~ 打不到~ | 
| 準備囉! | 
| 趁孩子戲水空檔~ 騎車漫遊去! | 
| 四驅車痕跡~ | 
| 
隨便您怎麼騎~ 
不要只顧觀看山海景而犁田就好。 | 
| 完全無車無政府狀態。 | 
| 往東岳部落漫騎去~ | 
| 運用泰雅族織布上幾何圖, 採用泰雅族的傳統色系─黑、白、紅圖騰表示泰雅族, 三面環山, 一面向海是部落的地理位置,山林、海灣的自然資源, 給人不一樣的體驗; 鐵路及蘇花公路為南澳帶來交通便利。 而圖騰中間的魚為多必優Dobiyo(飛魚)、香魚「O」、柚子「※」, 及表示本村村民的知識生活品質水準上較突出與其他部落 。 | 
| 
東岳部落是個僅有500多位居民的幽靜泰雅族部落, 
在屋牆上所繪的圖案每一個皆有牠特有意義, 
一些當地特殊的風土民情還是頗具特色。 | 
| 迷你的部落。 | 
| 往東澳車站旁的小陡坡。 | 
| 
東岳部落內站前的瞭望台~ 
傳統瞭望台是族人的防守領域、 
站在這裡可以觀察敵人動向, 
作為保衛家園的眼睛。 | 
| 
東澳粉鳥林光聽這地名, 
即知鴿子在此處群聚林區的天堂, 
故有粉鳥林之稱。 
地理位置於烏石鼻的根部, 
是東澳一個僻靜的小漁港, 
粉鳥林魚港前的東澳灣, 
近距離接觸到迷人的海灣, 
清高的夏日把光芒灑滿海天, 
清爽的海風撲面而來, 
空氣中迷漫著淡淡的鹹味。 | 
| 
進入粉鳥林漁港走台九線進入東澳街第一個紅綠燈左轉循公路直行, 
約行 
循海岸線公路可見粉鳥林漁港。 | 
| 
寧靜的沙灘, 
愛煞這種感覺。 
美麗的半月形東澳灣。 | 
| 漁船歸來, 滿載希望~ | 
| 
「「粉鳥林漁港」位於蘇花公路東澳灣的最南端, 
景緻旖旎、引人駐足, 
宛如遺世獨立的海角天涯,充 
找個時間去踏浪, 
感受真實, 
真的很棒! | 
| 
東澳灣沒有人群嘈雜的喧鬧聲, 
除了風聲、浪聲、鳥鳴聲~ 
以及孩子們燦爛的嘻笑聲。 | 
| 
東澳國小旁朝山區走約5分鐘車程, 
抵達鐵橋下東岳湧泉, 
東岳湧泉是一個新開發的景點, 
有別於蘇澳冷泉, 
地處未開發天然泠泉, 
水溫只有 
是暑氣逼人消暑的好去處, 
每到假日總是人潮如織。 | 
| 
東岳湧泉是新開發的遊憩區, 
民國八十年代, 
北迴鐵路雙軌工程挖出泉脈, 
特將泉水引入東澳溪, 
全長數百公尺; 
96年由南澳鄉公所及東岳社區發展協會開發營造, 
至今成效展現, 
有湧泉戲水區、生態池,成為當地的避暑勝地。 | 
| 
清澈見底的湧泉~ 
偶遇心型石塊。 | 
| 
超乾淨又冰涼透徹的湧泉。 | 
| 
東澳國小幽美校園景觀, 
順益汽車形象廣告、金車伯朗咖啡、汎亞電信等.. 
人物亦以校園純璞學生為主、泰雅織布、藤編等為背景拍攝廣告, 
打響東澳國小校園知名度。 | 
| 東澳國小擁有百年歷史。 | 
| 
小而悠閒的學校, 
連吹彿的風都是無負擔的~ | 
| 靜謐的長廊~ | 
| 轉角遇到愛~ | 
| 靜中帶有朝氣。 | 
| 
三五好友坐在石塊上, 
沁著徐風聊聊心事~ 
把不愉快的事都忘了吧 ! | 
| 宜蘭的特質~ 綠草茵茵。 | 
| 
東澳國小的瞭望台跟其他座的不太一樣, 
一般瞭望台的階梯筆直而上無扶手, 
這裡則做了一點人性化的改變。 | 
| 
年少開懷的笑~ 
你我都忘了好久。 | 
| 
豪哥!你在講什麼笑話啊? | 
| 
哪家情竇初開的少女~ 
唉! 
都三個孩子的媽了 ~ | 
| 有特色的一角~ | 
| 
Domo快進教室喔! | 
| 
東澳國小, 
是間沒有圍牆的學校。 | 
| 
東澳國小附設幼稚園~ 
米奇拱廊。 | 
| 
下午1:10就上課了耶! 
最後一堂上課輔,下午共四節。 
一般國小大都是1:30上課, 
下午三堂課,4:00放學, 
若加課輔則會上到4:50才放學。 
老婆婆除了愛拍垃圾桶外, 
還喜歡觀察"功課表"; 
因為:每個學校的功課表會因當地氣候、文化而作息變動及課程不同, 
例如較偏遠的學校有可能下午3:00就放學; 
本土語言則隨當地族群而不同, 
再如原住民的課程, 
在藝術與人文中亦會增添男生的藤編即女生編織。 
如  98.07.04第二站--平靜部落 | 
| 風雨教室相當於活動中心。 | 
| 
沒有亮麗的瓷磚鋪設的洗手台, 
更突顯部落的純真樸實。 | 
| 
我找到小番茄的基地了~ | 
| 還有茄子~ | 
| 
東澳國小自然生態菜園~ 
開心農場。 
(Dome!可別亂摘採喔!) | 
| 
不會啦! 
我只是到處逛逛~ | 
| 
捨不得的美景, 
回眸之前再駐足拍一下~ | 
| 
溫柔寧靜的少女--東澳灣。 | 
| 
「南方澳觀景台」是蘇花公路 
其周邊除可提供花蓮及宜蘭往來遊客停車休憩之場所外, 
站在觀景台上更可綜覽宜蘭之美景, 
包括:南方澳內埤海灘、南方澳漁港及豆腐岬等景致。 | 
| 
觀景台之西側可眺望虎頭山的蓊鬱壯闊, 
北面可俯瞰內埤海灘及豆腐岬的美麗景致。 | 
| 
我們家豪哥長大了~ 
相機隨拍已經鎖定重機了。 | 
| 
南方澳跨港大橋左側橋墩下為第三漁港, 
多年前服役曾在此望海看船將近半年時光。 | 
| 
站在觀景台上更可遠眺蘇澳港, 
其地形三面環山, 
原為一小型港口, 
是由北方澳、蘇澳及南方澳形成的天然優良港灣, 
形勢相當險要且地勢天成, 
是遊客造訪南方澳賞海觀景的絕佳地點。 | 
| 
內埤~情人灣 
「內埤」沙灘面臨著太平洋, 
在南方澳第二漁港開挖後被一道土堤隔絕, 
從外地來的遊客大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。 
民國六十三年,北方澳闢建軍港, 
當地居民被迫遷移至沙灘上的土堤居住, 
初期由於規劃不當加上環境髒亂, 
在地人也少有蒞臨的慾望, 
幾十年來,經過在地北方澳居民的不斷改造和整理, 
如今「內埤沙灘」景觀已不可同日而語, 
變成南方澳一個最有吸引力的景觀重點。  
當年內埤灣是屬於內行人的私密景點, 
不過由於資訊發達及旅遊節目的炒作, 
現在的內埤灣
:  
假日湧進的人潮及小販也為這個寧靜的海灣帶來可觀的污染, 
以往白色的礫石也已經被遊客撿光, 
取代的細沙也是從外地運來填補~ 
我想這些變化應該是當地居民不想樂見的。 | 
| 
孩子們說: 
像不像模型? | 
| 
羅東~號稱最友善的夜市, 
但~卻是我們~ 
下次最不想去的夜市。 | 
| 
包心粉圓~排隊~ | 
| 
三星蔥肉串~ 
排隊~ | 
| 一串心~ 排隊~ | 
| 排心酸的? | 
| 
三星蔥多餅~ 
排隊~ | 
| 這攤最誇張~ | 
| 這要排民國幾年的? | 
| 
被遊客攻佔的羅東夜市~ 
我們舉雙手投降! | 
| 
還是回家看看可愛的外甥女比較實在! | 
<p><strong><font color="#8000ff">東澳沙灘真的很漂亮~_~</font></strong></p>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8/27/2011 07:15:15]<p>是啊!是啊!真的美到爆!尤其是現在還沒有太多人類足跡,以及人工加料<img src="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blog/smiley/18.gif"/></p>
曾經在東澳嶺當兵
回覆刪除不過每次放假都急著回家
當兵會讓人憂鬱 :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