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06/28

99.06.20羅厝天主教堂

台灣天主教第一所傳教學校--羅厝天主教堂



今天的目的地。



羅厝村是彰化地區最早接受基督福音的村落。當教會福音的種子在羅厝地方撒下,自清朝、日據時代、光復,直到現在,教會事務推展遍及溪湖、二林、永靖、田中、員林、台中等地;除了傳福音外,又創辦教育、文化慈善等各種社會福利事業,使羅厝教會在社會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角色。


 



路旁設置可愛的造型看板。


 


 




羅厝天主教堂,不僅是中部地區最古老的教堂,還保有許多古物,有台灣第1台羅馬字印刷機之印刷本、百年以上天神鐘、「臨終會員證,羅馬字白話譜的歌經」等史料,這些古文物至今仍保存得相當完好;似乎也傳頌著默默辛苦付出的人,也讓後代子孫能緬懷先人的心血,為人類的文明歷史留下最美好回憶。




彰化埔心羅厝天主教堂(耶穌聖名堂)。聽說是全國第三老的天主教教堂。


 



羅厝天主堂的歷史:
一八七五年的春天,一位名叫涂心的羅厝居民 至高雄經商,聽了一位神父講述基督教義而深受感動,因此在回羅厝後,就約同幾位親朋好友商量,到高雄聘請神父來羅厝傳教,希望讓家鄉的人也能聽到福音。當時的會長就派一位道明會士吳萬福神父及傳道師林水蓮前來羅厝,選定後壁厝租一民房作為傳道所兼神父住宅,從此展開了傳教事業。
兩年後,鑒於日漸開展的業務,於是吳萬福神父再以一百一十元購得教堂現址,後由何安慈神父於一八八二年著手興建。百年來,教堂經歷了四次的整建,最後一次於1996年動工,1997年完工;
雖外觀迭有不同,但作為精神靈修的意義卻是不變的。羅厝天主堂設立了中部最早的傳道學校、孤兒院也組織了全台第一支西梭米西樂團,更培養出第一個台灣籍神父。


資料參考: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



 


 









天主笑笑的保佑。


 



靜謐祥和的羅厝天主教堂,擁有很多台灣第一,如台灣第一台印刷機、百年神鐘等各項文物,聽說晚上時發亮的美國鄉村型的教堂建築,更凸顯教堂祥和與美麗。



適逢週日,所以我們得以進入。




天主之母。




聖若瑟。




教堂內部。







天主教堂旁的天主教堂原教室為紅磚閩南式建築,外觀皆為清水紅磚,使整體建物極具中西合併之風格。


 



歐式風味的鐘樓,優雅舒適的環境真的令人流連忘返。





巧遇台北遊客到此一遊,教堂裡的人正在解說教堂內的點點滴滴。



《亂世中避難所》
  戰亂的時代,宗教不僅是心靈的依託,教堂更是避難所如歐洲中古有一段時期被稱做「黑暗時代」,基督教會保留古典的書籍,也扮演社會福利與知識傳播重要角色,對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都有著莫大的影響。埔心鄉羅厝教堂在清領時期,因地方鬆散,治安敗壞,盜匪四起,成了避難所;日治時期,法治嚴明,推展教務更為順利,國民政府時期六0年代末期,黨外運動風起雲湧,現為民進黨的陳菊女士,因政治運動(美麗島事件)關係在羅厝教堂被捕,而連帶郭桂信神父也遭牽連驅除出境。
聽說以前在羅厝天主教堂服務的郭神父,就是讓陳菊躲在此地。


出處 -- http://tw.tranews.com/Show/Style1/News/c1_News.asp?SItemId=0271030&ProgramNo=a000001000001&SubjectNo=36940






樹下石凳--聽說是陳水扁先生得知陳菊躲此地被捉而來此拜訪所休憩之處。


 




 




第一處:耶穌被判死刑。





第二處



第三處:耶穌第一次跌倒。



第四處:耶穌遇見聖母瑪利亞。





第五處:


 





第六處


 





第七處


 




第八處


 



第九處



第十處


 


 





第十一處


 





第十二處:耶穌死於十字架上。


 





第十三處:聖母懷抱耶穌的聖屍。


 





第十四處






耶穌復活


附註:


**埔心鄉舊名為「坡心」早期唯一大片草原,因居草埔之中,故命名為坡心。
**特產:埔心三蜜(蜜紅葡萄 金蜜芒果 寶島蜜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