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06/18

101.06.17清水鬼洞--日治橫山戰備坑道(牛罵頭)


101.06.17清水鬼洞--日治橫山戰備坑道(牛罵頭)

提到「清水」,可別只想到「米糕」,

其實那裏還有個「鬼洞」。

這個口袋名單已經擱置許久,

攏是為了等珊,

但最後還是忍不住先前往了!




橫山戰備道鬼洞入口意象。



先經過臺中市自由車場。



再往前便可看到"鰲峰山市鎮公園入口"。




橫山日治時期的戰備地道(俗稱鬼洞)為當時的軍事戰備地道,位在鰲峰山清水公園北側,

可通到大甲溪南岸的橫山北麓,可以說是許多清水人的昔日記憶,曾經做為軍方的戰備重地。
目前已為清水地區地方的觀光據點。


參考資料:鬼洞 - 美美美








建造年代:1941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洞址:清水區鰲峰山市鎮公園北側



諮詢單位:清水鎮公所

地址:台中縣清水鎮中社里鎮政路101號;電話:04-26270151404502前往開門

開放時間:
周六、周日及國定假日則是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開放自由參觀。



Domo,你怕嗎?






古洞外人行步道。






入鬼洞前,可有管制人數喔!

在入口前方有專人發放號碼牌,

至於手電筒是我們家貼心的老公公先行準備好的。(還準備了兩隻)




山區須注意事項。




管制人員特別幫我們拍合照。



鬼洞平面圖。



主坑道四通八達、冬暖夏涼,道內四面壁由鵝卵石、鋼筋及混凝土興建,極為堅固。



興建於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末期,盟軍飛機日夜轟炸台灣重要軍事及物資儲備設施,

日軍為長期抗戰預作準備,於半山腰鑿山挖掘的防空戰道,長約200-300公尺。




因為是軍事重地,加上聽說是日人較矮小,所以地道都設計很低,

豪哥和芳哥都是彎腰進去的。



全台灣各地都有日據時代所留下來的軍事通道,

由於地處荒僻且年久失修,出現許多靈異傳說,

成了年輕人尋求刺激的試膽好去處,更被冠上鬼洞的封號。






主坑道走到底的"儲藏室"。



內擺設有床舖、洗手間、倉庫、辦公室、水電、電話等設施。






崗哨。


光線微弱,坑道內視線晦暗不明,但走起來也才有隧道特殊的感覺。


時時存好心!日日是好日!心存善念!就不覺得恐怖囉!



如果是雙方人馬相會,那可就要側身互讓!


坑道裡四通八達、冬暖夏涼,而道內的四面壁分別由鵝卵石、鋼筋及混凝土興建,極為堅固。



1公里的石洞,人稱「鬼仔洞」,洞內曲折多變化,是探險的好地方。








上階梯往"機槍堡"。



機槍堡內部。









有點濕滑的樓梯要小心踏穩每一步。


地道裡濕氣重。(豪哥因身高較高,雖然彎腰但仍難免頂住隧道上方,頭髮幾乎是溼的。)




體驗完"鬼洞"後,再來參觀"牛罵頭遺址"。



鰲峰山清水公園內包括「牛罵頭文化遺址」、歷史步道、震災紀念碑、神社崎、槌球訓練場、扶輪亭、

兒童親子活動中心、台中縣自行車場、雕塑公園、青少年活動中心、外丹功訓練場、太極拳訓練場、

石瀨頭扶輪園及休閒烤肉區等各項休閒遊樂設施。



這是過去陸軍砲兵部隊清水營區操演場,而這裡亦是"清水神社"參道位置。










清水舊稱為『牛罵頭』,這是譯自本地的平埔族拍瀑拉族的『牛罵頭』社。

民國九年時,因為有良質泉水『埤仔口泉』之湧出,乃更名為『清水』。


你知道石獅開口閉口有玄機嗎?





基座上刻畫著"祝皇紀二千六百年"。



幾千年來這個地方始終扮演歷史文化的重要角色,充滿許多傳奇的故事。 










盤根錯節的老榕樹,更可想像歲月的駐足痕跡。




綠油油的草地,令人難以置信歷史的時空背景。



在國軍還駐紮在此的年代,營區大門由衛兵駐守,

民眾經過營區大都不敢抬頭正視,深怕被冠上刺探軍情之嫌疑,讓營區平添無數的神秘氣氛,

直到1997年,軍方裁併營區將土地撥還台中縣政府,

這一處從「牛罵頭遺址」、「大甲郡八街庄運動場」、「清水神社」、

「陸軍營區」到「牛罵頭文化園區」,

終於揭開了他充滿神秘色彩的面紗,重新讓民眾得以親近及瞻仰。


牛罵頭文化是目前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代表,

也是確知的最早一層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,以台中縣清水鎮的牛罵頭遺址命名。




清水古稱牛罵頭 , 乃是由於清水原屬於原住民拍瀑拉平埔族的牛罵社的範圍 ,

所以牛罵頭是出自原住民的社名譯音 ;

但是也有人說因為鰲峰山的形狀像牛頭 , 才以此為命名的 ,

不過經過考證 , 還是以譯音的說法較為正確




清水原屬平埔族牛罵社,漢人拓墾時見有「鰲頭山」(鰲峰山),而稱「牛罵頭」或「寓鰲頭」。

日治時期,楊肇嘉以鎮內終年湧流的泉水,倡議定名「清水」。

吳文通有詩云:「鰲峰山下有靈泉,滾滾清流景自然,絕好晴光明月夜,浣紗女破水中天。

活潑源頭晝夜連,鰲峰山下得甘泉,年來冷暖知人意,水秀地靈孰比肩。」





同位於鰲峰山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,

所出土的遺址文物距今約4500年至3400年,

被譽為中台灣新石器中期的文化代表。





文物中陶器以紅、褐色繩紋陶為主,石器則有石斧、石刀等農獵具,
不過大部分的出土文物都存放於學術單位,現場多以模型和圖片來解說,只有小部分為實品。



石器的類型和數量,都相當豐富。

常見的有斧鋤形器、石刀、石錛、石鏃、網墜、凹石、石片器、石核器等農業和漁獵的用具,

此外並發現玉製的小型工具與裝飾品。







石墓。


眺望一下!



清水鎮!


這家"正牌米糕莊"就位於馬路邊,

心想:隨遇而安吧!進去吃米糕!




誰知!排了老半天,居然沒有位置,

算了!隨便再找家糊口飯吧!

因為我們還有下一站幸福--"寶島時代村"。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下您的足跡,給我一點小意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