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0/18

100.10.09透露年齡--玉兔鉛筆學校

100.10.09透露年齡--玉兔鉛筆學校



狂瀉的宜蘭雨因前些日子的颱風外圍影響,


加上東北季風的介入,


狂倒而下的豪雨,


讓大家都招架不住,


幸好事先有規劃室內較靜態的行程才稍緩尷尬。


玉兔鉛筆學校本來就在口袋名單中,


但因為玉兔鉛筆學校的導覽及DIY需預訂,


除了不知有幾人欲參加而無從預訂外(每人150元),


導覽及DIY須在此停留約莫兩小時;


考慮後面行程路線的安排、用餐、搭帳篷……


顧慮好友一趟路程遠道而來,


若只跑一、二個行程旅遊,


深覺可惜!


還是走走逛逛就好,


好朋友啊!


改天若有安排較長假期,


你們再自己來慢慢體會吧!



 


成立於 1947 年的玉兔文具,一開始是以製造打字蠟紙、複寫紙、大頭針、迴紋針等起家,早期為文具界的三巨頭之一。在 1966 年生產台灣第一支原子筆,這一支「黃桿藍帽」的原子筆從此深植人心,是陪伴許多 4 5 年級生一同長大的美好回憶,直至今日仍在生產,製造的模具都是古董了,外表四十年來如一日,幾乎可說是國寶級的文具!也奠定了「玉兔」在人們心中的價值!


校址:玉兔文具工廠 宜蘭縣五結鄉中興路三段330號
採預約制 預約專線
團體與個別預約:03-9653670~1 鉛筆訂製專線:03-9653671


資料來源玉兔鉛筆學校http://www.rabbit1.com.tw/ind.asp




這枝是全球最大檜木鉛筆。




豪哥,你的身高被比下去囉!




景榮的公子立乘、千金于鈞。






家賢的公子祐維、千金瑋潔。(後方兩位)


家新的公子晟揚、宸愷。(前方兩位)





珊,妳不用介紹啦!大家都知道妳是我的愛女啦!



阿我勒!總該介紹給好朋友認識一下吧!


你就是那個任勞任怨、上山下海、吃苦耐勞的”Domo”阿!





你們喔!正事不談,盡說些……這支是"全球最大檜木鉛筆"


此一檜木鉛筆高220公分,為全球首創且最高最大,採用正宗臺灣檜木舊料,請專家製成。檜木屬臺灣珍寶,拆除舊建築物或舊傢俱的舊料,任期棄置甚為可惜,因此玉兔公司結合木材界的有心人士,共同開發正宗臺灣檜木鉛筆,以舊料檜木完整製筆工法,以及石墨製成可傳家的書寫用具,感謝自然界賜予人們珍貴的寶物,使人們享用此一豐盛資源。因此保留最美的木板,製作此一全球最大的檜木鉛筆,使大家共同記憶臺灣珍貴的寶藏,與我們曾用鉛筆寫下的點點滴滴!




鉛筆芯不含鉛,其主要成分是石墨



H代表堅硬(hard)F代表堅實(firm)B代表黑體(bold)


根據相關資料,各種鉛筆由軟到硬的順序為HB-B-2B-(*)-9B-F-H-2H-(*)-9H






也就是說:1籮是12打。




小三角形是”114412打)。


大三角形是”12(幾枝?幾打?自己算)。




鉛筆用的木板是用外圍的木材製程的,心材部份拿來做家具,


而排成八角形是古人的智慧,因為木材乾的比較快。


風乾木板是製作鉛筆的第一步,通常要堆到185公分高喔!





百年紀念鉛筆。




國旗鉛筆組。






博物館那邊不能拍攝,只好拍福利社來充數了。






現在的商品都是抓準消費者的胃口,專做客製化。(手上這組是靜思語的鉛筆喔!)





不管有沒有消費?能勾起回憶才是重點。





像極積木的積木橡皮擦。







這個就是會透露年齡的秘密武器。




專屬四、五年級生的回憶、伴讀的回憶。




走出玉兔鉛筆學校,我們要往走一個行程去了。雨天路滑,大家開慢一點!


 



 


鉛筆的相關資料:


鉛筆芯不含鉛,其主要成分是石墨


鉛筆不含鉛,為什麼叫鉛筆?


鉛筆芯是什麼成分?


黑鉛(blacklead)。大約在1492年,英國開始有人使用石墨製成的筆,就稱為鉛筆。一直到1779年,科學家才知道石墨是碳的一種形式。


十五世紀時,石墨礦被發現,當時的人並不知道石墨的成分,就稱石墨為「黑鉛」。


由石墨研磨成粉後,與黏土混合,再灌入兩片半圓型的木管中製成,近年也有塑膠製的筆桿上市。


H代表堅硬(hard)F代表堅實(firm)B代表黑體(bold)。根據廠商提供的資料,各種鉛筆由軟到硬的順序為HB-B-2B-(*)-9B-F-H-2H-(*)-9H


通常在鉛筆末端,都會以「B」(Black)及「H」(Hard)的號數標明其軟硬度。「H」的號數愈高,筆心愈硬愈淡,適合精密描繪。「B」的號數愈高,筆心則愈軟愈黑,較適合素描練習使用,其中2B、6B最常使用。而介於二者之間的「HB」或「F」(Firm),因筆心軟硬適中,多用於筆記書寫。


由於鉛在岩石或牆壁上書寫時,會有黑色痕跡,因此在古希臘及羅馬時代,人們使用鉛作為繪圖及寫字工具。中國古時,書寫於絹帛及紙上,若有錯誤,則以鉛粉塗改,所以古文中確有「鉛筆」一詞,但與現代的鉛筆不同。


為了適應各種需要,鉛筆筆芯中石墨與黏土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比例混合,混合比例不同,筆芯的性質與用途也不同。例如作為素描用的筆芯須要軟一點、黑一點;學生寫作業用的筆芯需要硬一點、顏色淺一點。


鉛筆的歷史:


1564年,一陣狂風吹倒了英國坎伯蘭郡波羅谷附近的一棵大樹,樹根蟠結處露出了一大堆墨色的礦物質石墨。當地的牧羊人發現了石墨的一項用途在羊身上畫記號。不久,有眼光的城里人把石墨礦石切成細條在倫敦市場上出售,店主和商人都用它給貨物作記號,所以叫作打印石。這種原始的鉛筆畫出的印痕粗黑清晰。


露出的石墨礦物,這個烏黑、閃亮類似鉛的物質,原被稱”plumbago,乃源自於拉丁文的pumbum。它可以畫出濃黑的符號以滿足於寫作和畫畫的大量需求。起初,為了怕把手弄髒,用細線把石墨捆起來,後來改用金屬筆桿包起來。


不過,石墨易碎。1761年,德國化學家法貝爾從卡斯塔斯爾煤礦採集了一些石墨礦石,將其研磨成粉末,用水沖洗去雜質,獲得了純凈的石墨粉,經過種種試驗后,法貝爾終於發現,在石墨中摻入硫磺、銻和樹脂,加熱凝固后壓制成的一根根鉛筆,硬度合適,書寫流暢,也不容易弄臟手,在這種鉛筆外面裹上紙卷后,就可以拿到商店出售了。


1789年,法國大革命爆發了,英國和德國對法國進行了封鎖,沒有了鉛筆來源,對法國影響不小,法國化學家兼發明家孔特奉命在法國盡可能採集石墨制造鉛筆,但法國的石墨質量差產量也不多,孔特費盡心思,終於有了主意,在石墨中摻入一些粘土試驗,一試效果出人意料的好,這種混合物變成了世界上最好的畫筆,在石墨中加入不同性能的粘土,便可得到硬鉛軟鉛


不過,孔特的鉛筆和法貝爾的鉛筆,都只有一根細條,很容易折斷。1812年,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位木匠兼修補匠威廉·門羅成了風雲人物,他決心為鉛筆錦上添花,讓鉛筆穿上木頭外衣。門羅在土場內裝置機械制造長5—18厘米的標準化木條,細木條中間用機器挖出一條剛好適合鉛筆芯的凹槽,然后將兩片同樣開有凹槽的細木條中間嵌入一根石墨條,合起來用膠水粘緊。於是,第一支現代鉛筆產生了。這支長18厘米的標準鉛筆可以畫55千米的線條,至少可以寫45000字,而且是削了17次還剩下5厘米長的筆頭。


在門羅鉛筆誕生100年以后,有人認為它浪費木材,其結果導致了日本人早川德次在1915年發明了一種能夠把鉛筆芯反復推出的鉛筆,它就是如今廣泛使用的活動鉛筆的原型。現在多達300多種的鉛筆世界令人眼花繚亂。


現在這麼方便的鉛筆,不僅有木質筆桿,還有明確的系統標示硬或軟的筆心,是在十八世紀末,法國拿破崙要求貢堤(Nicolas Jacques Conte)改良鉛筆,貢堤以黏土混合石墨調節鉛筆的硬度,經過燒製定型,混合愈多的黏土,筆心的硬度就愈高,畫出來的線條愈淺。藉著混合比例的改變,產生出各式濃淡不同的鉛筆。



 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下您的足跡,給我一點小意見吧!